傳統美食傳承舌尖記憶
清明將至,春意盎然。為弘揚傳統民俗文化,增進社區凝聚力,3月19日,桐城市龍眠街道同安社區組織黨員和科普文化志愿者,與居民開展“清明采蒿制粑,傳承舌尖記憶”科普文化主題活動。一同走進田野采摘蒿草,體驗古法制作蒿子粑,在氤氳的香氣中重溫傳統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活動當天,大家手提竹籃,結伴前往該社區周邊的田埂山野。春風拂面,綠意蔥蘢,一叢叢鮮嫩的蒿草隨風搖曳。據該社區民俗專家介紹,蒿草需選用“粉蒿”嫩葉,其莖葉清香且略帶甘苦,是制作蒿子粑的核心原料。采摘過程中,老一輩們向年輕一代傳授辨別蒿草與相似野草的技巧,并講述“三月三吃蒿子粑辟邪祈?!钡墓爬蟼髡f。
采回的蒿葉需經冷水浸泡、焯煮去澀、剁碎揉捻等多道科學工序。該社區黨群活動中心內,大家圍坐一堂,將蒿葉與糯米粉、米粉混合,加入臘肉丁、食鹽等配料,以傳統石臼搗制面團。據記載,這種古法工藝可讓蒿子粑口感更加軟糯,香氣綿長。隨后,眾人將面團揉捏成扁圓形,或蒸或煎,金黃酥脆的外皮包裹著蒿葉的清香,咸香與糯軟交織,引得現場贊嘆連連。
蒿子粑是桐城市的傳統時令美食,每年農歷三月三前后,當地人都會去田間地頭采摘鮮嫩的野蒿菜來制作蒿子粑,一起品嘗春天里的美味,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相傳蒿子粑與三國時期的英雄周瑜有關。周瑜病逝后,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年清明時節會采摘香蒿尖芽,與米粉、臘肉、咸鴨等佐料一起制作蒿子粑,并泡上小蘭花新茶,以此表達對周瑜的緬懷。后演變為清明追思先人、祈愿安康的象征?;顒又?,該社區志愿者向居民們講解一些文化民俗以及中醫食譜科普養生小知識。居民趙女士感慨:“以前只知道吃,今天才明白背后的故事。以后要教孩子一起做,讓傳統代代相傳?!?/p>
活動現場,大家共同品嘗新鮮出爐的蒿子粑,傳遞“舌尖上的美食”。趙阿姨說:“咬一口蒿子粑,仿佛回到小時候和奶奶采蒿的日子。這種味道是超市買不到的,它是家的記憶。”活動結束后,該社區工作人員及志愿者為社區特困戶、低保戶等困難群體送去蒿子粑,送去社區的關心和溫暖。
龍眠街道同安社區以蒿子粑為紐帶,將自然饋贈、傳統技藝與人文情懷深度融合,不僅喚醒了居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更在裊裊炊煙中織就了溫暖的社區鄰里網?!斑@一口春天的味道,既是民俗的延續,亦是文化的生根。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價值,通過民俗體驗活動增強居民的文化認同與歸屬感。”同安社區黨委書記光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