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游”激活“春日經濟”一池春水
近年來,望江縣高士鎮漆嶺村依托自然資源發展“花經濟”,通過農旅融合鋪展生態畫卷,讓傳統農耕煥發詩意新生。
(《安慶晚報》3月13日)
最是一年春好處,安慶“花里花外”都是好風景,“賞花游”拉開大幕,成為不少人踏青的首選,為旅游業蓬勃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安慶有不少寶藏賞花地,將“賞花”作為全域旅游的超級IP,就得整合資源、豐富內涵,進一步玩出“花樣”、拓展“花邊”。從這個角度來講,要堅持以花為媒、借景引流的思路,著力打造更有層次感的文旅產品、游玩項目。同時,要充分利用AR、全息影像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注入年輕態、青春派、時尚感,讓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共赴春日花事。
在安慶,“賞花游”不再是簡單的看花識花,也非拍個照打個卡,而是注入了新場景、新消費、新業態。“賞花+美食”“賞花+體育”“賞花+音樂”“賞花+潮玩”等融合產品漸成主流,研學、露營、夜經濟等新模式廣受歡迎,讓文旅業的網紅效應、流量效應日益彰顯。在此基礎上,要注重“賞花+”跨界融合,強化與鄉村游、景區游、紅色游的結合,組織非遺展示、民俗展演、春耕體驗、田園采摘、農產品展銷等活動,并借助“直播”“短視頻”等方式,讓更多的游客奔赴花海,感受春日美好。
不負最美春光,“賞花游”要游得安全、玩得舒心,游客才會悅來、多來。由此而言,政府職能部門要開啟“寵客模式”,在全鏈條服務、全過程保障上下足繡花功夫,既要實時發布觀賞指南、限流提示,也要不斷強化交通、公廁、食宿等配套服務,還要持續加強消費市場環境整治工作,不斷提升游客的舒適度和滿意度。
“賞花游”熱力十足,成就了游客的“詩與遠方”,激活了“春日經濟”一池春水。延續這樣的熱度,關鍵要運用產業思維,進一步延長“花經濟”產業鏈。圍繞游客“吃住行游購娛”各方面需求,以花為名,以“新”促興,打造一系列春日限定菜肴,開發書簽、頭飾、冰箱貼等文創產品,扎實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同時,以辦節辦會為切入點,走好“文商旅體展”融合發展之路,努力實現“風景”變“錢景”、“顏值”變“產值”。